所有节都是购物节
🎪
“那时候还太年轻,
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,
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。”
所有节都是购物节,
1月年货节,
2月情人节,
3月女王节,
419,520,618,
七夕,818,9月9,
双11,双12。
原本时间的概念被提出以后,人能更好地把握生活和作息。后来工业社会后,资本用时间来掌控雇员,八小时工作制让人的生活完全被框进时间里。主流星期都围绕着生产来展开,
“起床,有轨电车,四小时办公或工厂打工,吃饭,有轨电车,又是四小时工作,吃饭,睡觉;星期一、星期二、星期三、星期四、星期五”,星期六和星期日用来作为下一周工作的缓冲。
社会也造出各种文化节点来给时间加上纪念价值,圣诞节、生日、春节、结婚纪念日、贝多芬去世250年纪念日。
Photo Credits: Jonacthan
现如今,定义时间的话语权几乎被政治和消费垄断,人依照上班规定的时间去调整作息,去挤掉灵魂式赶车通勤,以便拿着工作赚来的钱,依照新手机、新游戏、新电影的上市时间,依照新的购物节、新的直播带货一哥来熬夜,来蠢蠢欲动,来焦急等待。
当时间被下了定义,有了自己的名字,人们就会根据这些定义出的时间去行动,去情绪波动。时间这东西,隐秘又强势地在规训并催促我们去怎么活。
如今的愚人节,也大有沦陷成直播卖货节的势头。
想要什么不重要
重要的是我想要
当代主流的文化逻辑是个体的权利逻辑,我有权利,我想要,想要什么不重要,重要的是我想要。于是你能在各种瀑布流式的短视频和电商里沉迷,打开淘宝十分钟,人间已经过去1小时。这也是消费主义的核心逻辑,不断告诉你,你值得享受快乐,也有权利获得快乐,甚至演变成快感崇拜,被迫一定要求追快感。
Photo Credits: DaWanda Deutschland
而人们又很难对已经得到的东西继续产生欲望,于是商家不断制造需求,再不断满足需求。东京大学经济学教授林周二在 1960 年代初提就炼出了消费文明的十大性格:
用完即丢
如一百日元打火机或一百日元的时钟等。
夸张使用
较大颗的方糖、轻压即大量喷射的喷雾容器等。
鼓励赠礼
情人节大拍卖、父亲节大拍卖等。
鼓励收集
洋酒瓶或大全集画刊等。
配件产品
照相机的外拍皮套等。
制造入门机会
读书周或蛀牙防治日等。
单一功用化
专用维他命、一周七日换穿内裤等。
副用品化
第二个家或第二台车等。
备用品化
备胎或灯泡等消耗品,
或是摄影底片等可囤积之商品。
旧款式化
就算还能用,也要让消费者认为太旧了。
这些消费主义惯用套路,60年后的2020年,在每一个电商app里发扬光大。
现在买东西,早已经不是出于对这东西本身的需求,而是对差异的需求。购物节的兴盛,也是基于人们“不是要便宜,而是要占便宜的感觉”的心理。在以前,人和人建立关系能让整体变得更加丰富,1+1>2。
而如今,每个社会关系都在增添个体的不足,因为任何拥有的东西都在与他人的比较中被相对化了,1不愿意+1。
Photo Credits: g_e_mm_a (espacios-parentesis)
人和人越来越一样
差别只在于
买了什么品牌的东西
这也导致了,在无处没有鄙视链的社交网络里,每个人都在变成反对自己的人。所有人都永远处于面向未来的“自我提升”中,当下永远不够好,永远充满焦虑,永远准备迭代升级。而这种升级,几乎又特指消费升级。
追求苗条和肌肉,无非是一种特定的消费观,当代的审美也更多的是基于消费的审美,穿什么衣服、买什么书、用什么眼影、喷什么香水,物品和物品所代表的符号构成了很大一部分的你。
直男作为一个贬义群体被广泛鄙视。当人们吐槽一个人怎么这么直男审美的时候,本质上说的是 ta 怎么这么“不会护肤、不会化妆、不会穿衣”,也就是“不会消费”。当代社会推崇的独立女性,翻译过来就是有消费能力的女性,所谓的女子力,也等同于买买买的能力。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主要依赖于消费主义,只要还能消费,就永远会被讨好。
消费的背后,又通过“比较”来实现。不停跟KOL比、跟同龄人比、跟商业大佬比,年龄、身材、颜值、发量、观影量、粉丝量,当今社会的生存方式是「升级迭代」,什么都要不停地变得更高更快更新。人的价值在于「自我提升」,背后的逻辑是「否定的逻辑」,不是否定对方就是否定自我。现在的我这不够好看那不够翘,得整容。现在的我不够有精致不够健康,得吃药得健身得扔扔扔买买买。在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的过程中,势必出现自我异化。
人把社会的需求当做自己的需求,嘴上说「做自己,要自由」,但是自由的代价就是「不停地给自己设限,为自己立法,然后疲于去遵守自己立下的规定」于是不停地接受社会和自己定的KPI。自己努力把自己奴役成一条高效流水线。
Photo Credits: Julia Geiser
原本你和别人都是不同的个体,有了比较,就有了一致的标准,谁的马甲线更明显,谁的脸更对称,谁的手机更新款,谁的装备登记更高。只要开始比较,就是同质化的开始,所有人的同质化又分为
简化:人被简化成标签、被简化成星座/人格分类、行为被简化成心理学/社会学原理;
量化:什么都要转化成数字,卡路里、体脂数、发了几分钟的呆、这个月读了几本书、交了几个男女朋友;
绩效化:所有的事都变成像在完成KPI,生活是读书是体验是娱乐是,什么都像在赶任务;
资本投资化:连父母对子女也谈“情感投资”,找对象要看“潜力股”,交朋友追求信息获取源;
Photo Credits: Nicoló Golin
不只是自我正在商品化
爱情也被驯化成一种消费模式
韩炳哲在《爱欲之死》里认为,“随着所有生活领域出现的一种积极化趋势,爱情也被驯化成一种消费模式,不存在风险,不考量胆识,杜绝疯癫和狂迷,避免产生任何消极和被否定的感觉。舒适的感觉和无须承担任何不良后果的刺激取代了痛苦和激情。
在快餐式性交、邂逅后上床、舒压式做爱已经司空见惯的当代,性生活已经不存在任何消极面。消极面的缺失导致了当今爱情的枯萎,成了可消费、可计算的享乐主义的对象。人们满足于追求同好者的那份舒适,放弃了对他者的渴望。被追求的是一种舒服的、最终缓慢沉淀在意识之内的熟悉感。超验性在当今的爱情中不复存在。”
Photo Credits: Oh Yeah Studio
卢曼在《作为激情的爱情》也认为,爱情和货币一样,本身是一种媒介。恋爱的两个人并不能直接沟通,却可以依照“爱情”这个中介来达成一致。
爱情有一套所谓“浪漫、陪伴、相守、忠诚”的语义,人通过这些语义来和自己以外的另一个人,亲嘴送巧克力转账520,逢年过(购物)节买礼物吃饭送花,剧本都一样,一旦进入了爱情,另一个人对你的猥琐又蛮横的强求,不仅可以被接受,甚至会给你带来愉悦。
Photo Credits: @studioklm
如今货币化爱情的实现,不在于满足需要,而在于创造需要。为你创造欲望和欲望的幻象,让你为了欲望而疯狂。人们喜欢“爱”这个概念,胜过“爱的这个人”。
于是,在极度依赖想象的爱情中,那些充满荷尔蒙的左滑右滑年轻人,一个个“追求”伴侣比“追到”还更能得到快感。追到手后,没有足够的距离来维持欲望的幻想,就立刻感情破裂。
疫情期间,因为7X24小时被迫成天净呆在家里亲密隔离的情侣,分手率远高于异地的情侣。正是爱情里“ta是不是爱我、ta是不是出轨”所营造的不确定性,养活了爱情。
Photo Credits: Sarah Wickings
但是这种不确定性又正在消亡,人们迫切地想要掌握爱情的秘诀,人们把相处是一种需要技巧来经营的政治。希望爱变得可控,本质上是想要让对方变得可控。爱情心理学、爱情社会学、亚瑟阿伦的36个问题、PUA。
“人们一边仍然膜拜理想爱情,一边又意识到它的空洞”,掌握激情的同时,也因为了解套路而无法获得激情。工具理性杀死罗曼蒂克。于是,当代爱情被急需找到爱情公式的人,简化成了性,和交换价值。
Photo Credits: tessjohnson
如今性的价值越来越突出,从社交网络上人们对婚恋中提到的词就能看出,绿茶、小三、渣男、绿帽,即便性观念越来越开放,但人们却对爱情越来越保守。虽然很多人并不承认,但当代爱情中的彼此,都倾向于认为对方是自己的私人财产,渴望对对方有绝对所有权,最直接的体现在物理层面的占有,也就是性的占有。
而爱情的产生,也更倾向于权衡对方和自己的交换价值为前提。爱情是一种需要衡量投资收益率的生意,一种产权关系。跟ta交往,会不会牺牲自己的生活质量,会不会没有自由时间,能不能得到新的信息和体验,能不能有助于自我的提升。
Photo Credits: Carlos Quitério
通常一篇微信文写到这里,
就该露出品牌推广,告诉你可以消费了。
为此,我们生产了几个当代商品化的产品,
欢迎选购。
撰文 / 李熊
设计 / 黄跳、Thea
排版 / Thea
NOWNESS
阅读更多“消费”内容
NOWNESS
捕捉日常生活中的新奇与不凡
CONTACT US
合作/投稿请联系
wusiyue@modernmedia.com.cn
本文由 NOWNESS 独家发布,未经许可请勿复制转载
点击阅读原文观看更多影片